DHL Supply Chain Manager, Global Digitalization
Executive President of Shanghai Maritime and Financial Centre
Sales manager, Pacific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PMI)
上海能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总监
Software Development Manager, Autodesk Software (China)
上海四埃美微科技有限公司 合伙人, MBS Global MBA 2011年7月入学
过去的经历和选择让她懂得,遇见、失去和获得自有祂的美意,应学会放下和前行。
如今,当她漫步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晨曦里,常常经过托马斯•爱迪生的纪念碑并驻足片刻,她说“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浩瀚的时间和空间里渺小而有限。如果将自我投射于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将更为艰辛,但这样的人生美而惊喜,甘之若饴”。
十几岁起她从家族企业里学到最多的是勤勉和慈善,成为她最珍贵的“第一桶金”。心慈而善,体现在对伙伴和同事的关爱,对意愿和诉求的倾听和同理心,对别人的时间的尊重,契约精神以及对承诺的全力以赴。“当我期待他人跟从,自己是否也勤勉地投入劳动?当我期待利润,有没有帮助别人发展?当我期待成功,有没有甘心从平凡开始?”这样的自省和领悟贯穿着之后的工作、生活和创业。家族企业的历练使她收获了丰沛曲折的实践和行为准则的坐标。
21岁,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独自前往美国,航空公司弄丢了她的行李,下了飞机便申请银行贷款,去期货公司开户,一周内找到工作……每个周末派对都有当地的朋友和邻居在她租住的花园里品尝她的手艺,倾心畅谈。
她希望在金融魔都的节奏中保有轻闲从容的生活态度:“分享不同人群的文化和价值观帮助自己学习各种街头智慧,这样的智慧亲切、朴素、重要。而融入不同社会的过程在突破自己的羞怯和固执上很有助益”。由于工作和创业的需要她辗转于多个城市,逐渐在金融、矿产、能源、科技等领域累积起经验,并对知识产生更丰富的需求。
谈到选择MBA课程的原因,她坦言源自于大学时期的遗憾。当初以2.5年时间完成本科学业,最忙的时候一整天排满13节课,这种通宵教室文化锻炼了高效却缺失了诸多探索交流的机会。
在事物无穷的可能性面前,她希望得到理性和睿智的指引,提升分析和思辨能力,寻求动态制衡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更深刻的了悟。MBS带给她的正是这种力量。24岁成为2011届最年轻的MBS学生,MBS Worldwide CEO Mr. Nigel Banister这样对她说:MBS不以年龄判读一个人的成长,MBS对学生是一种挑战,而学生的求知和诘问也是对MBS的挑战和动力。
她欣赏MBS对企业家精神的诠释和鼓励,课堂里领导力、财务、企业风险、策略管理等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多元的视野。MBS独特的海外学习机会更是令她收获了原发性思考和友伴学习碰撞出的火花。迪拜中心的同学因为她的几个提问放下用餐,与她一起去观摩当地Vapiano公司的经营业态,她说“这正是MBS感染每一个人的谦逊严谨、踏实求索的学术魅力”。
与能源和环保结下不解之缘的她,在创业中把创造社会价值作为长久的事业目标,她说“个体累积的财富和商誉终会消亡,而环境保护和人类进步创造的社会意义重要且长久”。在世界顶尖物理学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努力下,企业的成果被重工企业和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广泛叠加于汽油、柴油、天然气等能源中,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形式。
她相信在创业的前行中,四埃美微会是更优秀的四埃美微,而自己会是更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