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人民网】曼彻斯特大学:中国学者的“故乡外的故乡”

日期:2018-09-28 浏览:3056作者:人民网-国际频道

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的中国博士生向记者介绍研究工作。强薇摄

人民网曼彻斯特9月23日电(记者 强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是一所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也是诸多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现当代科技的诞生地,例如第一台可存储程序的计算机以及石墨烯的分离等。在曼彻斯特大学,约有83%的学术研究活动被认定为“世界领先”,而在这些优质的研究课题中,能够看到相当多数量的中国研究人员和中国留学生的身影。

“你知道曼彻斯特大学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吗?”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院项目经理伊万·巴克利对记者说,“我们有大概4500名来自中国的学生,是曼彻斯特大学最为庞大的留学生群体。此前,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大约保持在3000人左右,而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曼彻斯特大学、以及曼彻斯特开通了和北京等中国城市的直飞航班以后,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有了约50%的急速增长。”作为石墨烯的诞生地,曼彻斯特大学致力于将石墨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促成其产业化转型。目前,华为、中国国家电网等不少中国企业都是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院的合作伙伴,合作领域从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十分广泛,这也与曼彻斯特大学与中国的良好“人缘”密不可分。

莎拉·卡特梅尔教授是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的负责人,她的团队主要研究如何用工程学的方法让体细胞再生并恢复功能。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两名中国小伙子周天昊和薛瑞康,两人都是与细胞工程打交道的“高手”,在实验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间满是仪器的实验室中,薛瑞康向记者介绍了每一样设备的功能和应用:“这个图像是在观察细胞的活跃性,标志为绿色的细胞说明是活跃的细胞,而标志为红色的细胞则是死亡的细胞。”一边的墙上,贴着的是薛瑞康的各项科研成果。周天昊告诉记者,他马上要结束在实验室的研究任务,回到中国去,他希望尽其所学,为祖国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马琳是曼彻斯特大学与英国石油公司(BP)合建的BP国际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的一名独立研究员,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是利用先进的图像技术多尺度多维度表征非均质材料。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对极端条件下新型材料及岩石的物理变形、化学反应等性质进行实时的四维成像,实验结果可以将新型材料及岩石在地下复杂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多尺度、多维度地呈现在图像中,为储层开发利用提供更精准的模拟数值。未来,BP有可能将她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各种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开发中。

据校方介绍,曼彻斯特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都将其当作是“故乡外的故乡”。曼彻斯特大学还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由于曼彻斯特和武汉市为友好城市,两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依托这一联系不断拓展研究合作。此外,曼彻斯特大学还于2006年开设了全英第二所孔子学院,现在,曼彻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不仅教授中文课程、培训中文教师,也经常组织各种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让人们对当代中国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的中国博士生向记者介绍研究工作。强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