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20 浏览:2033作者: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
2019年12月12日,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北京校友2019圣诞派对暨第三届社会责任论坛在北京市中心举行。曼大国际处处长Richard Cotton先生首先发言,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次聚会收获关于大学、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中国中心的新消息和正在进行的各种激动人心的发展,包括全欧洲此类别最大创新园区-ID Manchester项目,Richard Cotton先生感谢了校友们的到来,鼓励大家多参与中国中心举办的各类活动,获取新知识并结识新老朋友。
紧接着,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女士与大家分享了当天在北京钓鱼台收获的曼荣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凭借享誉国内外的曼彻斯特全球在职MBA项目荣获“2019年度影响力MBA项目”大奖,成为唯一海外获奖院校继2016至2018连续三年在“中国好教育”盛典中获得“创新力MBA”奖项后再次获得殊荣;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教育中国区总裁傅潇霄女士荣获 “2019年度教育行业影响力榜样人物”大奖。今年是中国中心成立以来的第十一个年头,这些荣誉见证了中国中心的发展和成功,也传达了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引领全球教育4.0时代的希冀。傅女士也与大家分享了中国中心在筹备与已经推广的令人期待的新项目,包括近期启动的财务管理硕士课程,为了鼓励曼彻斯特大学校友终身学习,金融管理在职硕士等硕士课程针对大学校友,将提供校友专享福利-百分之十五的学费优惠,希望广大在华校友能够在曼大获得更多元的学习机会,收获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傅女士真诚希望校友继续学习并继续支持学校的发展。
当晚,曼彻斯特大学国际荣誉校友刘大铭学长发表主题演讲,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以及对创新创业的思考(请戳这里阅读大铭学长的双语演讲稿)。刘大铭学长自幼身患成骨不全症,他勇敢面对人生,曾创作长篇个人自传《命运之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建社以来最年轻的签约作者。2016年,刘大铭成为第一个在本科阶段坐着轮椅留学的中国人,前往曼彻斯特大学读心理学专业并在2018年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国际荣誉校友称号。
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女士主持了接下来的第三届社会责任论坛,邀请到另外两位嘉宾的加入,一同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推行社会责任项目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及思考。杜伟先生,曼彻斯特大学GMBA校友,土士学习联盟副总裁,曾任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总经理,谈到有机结合兴趣与慈善是让公益行为可持续进行的重要出发点,并分享了他如何平衡工作和公益,以及公益对他的意义:让内心获得平静,让社交更有意义。孟文静女士,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华北地区区域总监,曾任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政策项目主任,举例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亦称为“穷人银行”,并分享了她对公益的四条理解:是“离每一个人很近的”,是“酷”的,是“有商业模式甚至赢得投资的”,是需要“守住初心的”。
在Q&A环节,校友们继续积极交流,增进了解,也认真探讨了参与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例如如何平衡工作与公益,包括Richard Cotton先生提出“当你没有一百万英镑时,什么是大众可承担的公益行为”等问题。校友们互相取经讨论,最终获得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分享结束后,激动人心的年底圣诞派对在节日音乐、酒水小食、礼物交换游戏中继续,大家的欢声笑语宣告了此次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北京校友2019圣诞派对暨第三届社会责任论坛的圆满成功。校友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意义非凡的活动,唤醒了大家求学时的美好记忆,加深了作为曼大校友的自豪感,并在未来继续积极支持大学:今日我以曼大为荣,明日曼大以我为骄傲!